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士林变频器|士林变频器(中国)服务商    

士林变频器、士林电机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姚经理
  • 电话:18520143666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电气零点怎么设置调试才能和机械原点重合?
新闻中心
电气零点怎么设置调试才能和机械原点重合?
发布时间:2025-05-11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4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电气零点与机械原点的重合设置是运动控制系统调试的核心环节,涉及硬件配置、软件参数调整及机械结构校准等多维度协同操作。以下从技术原理、调试步骤、关键注意事项三个层面展开系统分析,并提供典型场景的实操建议:


一、技术原理与关键概念

1. 电气零点 vs 机械原点

  • 电气零点:由编码器、光栅尺等位置传感器生成的基准信号,反映电机或丝杠的电子计数器初始值(如编码器Z相脉冲触发时的绝对位置)。

  • 机械原点:设备机械结构的物理基准点(如限位开关触发位置、机械挡块),对应设备的绝对物理位置

  • 目标:通过校准使电气零点与机械原点在物理空间中完全重合,确保位置控制精度。

2. 典型场景分析

  • 伺服电机+滚珠丝杠系统:需通过回零操作将编码器位置与丝杠机械零点对齐。

  • 直线电机+光栅尺系统:需确保光栅尺的绝对零点与机械挡块位置匹配。

  • 工业机器人:需通过D-H参数校准或TCP(工具中心点)标定,使关节角度与末端执行器位置对应。


二、调试步骤与实操方法

步骤1:硬件连接与传感器校准

  1. 传感器安装检查

    • 编码器:确认A/B相信号相位差为90°±5°,Z相脉冲宽度符合要求(通常为1个脉冲周期)。

    • 光栅尺:检查读数头与标尺间隙(建议0.1~0.3mm),避免灰尘或油污干扰。

    • 限位开关:测试触发行程(如0.5mm~2mm),确保触发时机械部件未发生变形。

  2. 电气信号测试

    • 频率应与电机转速成比例(如1000r/min对应A相频率约16.7kHz,假设编码器线数为1000PPR)。

    • Z相脉冲幅值应≥4.5V(TTL电平)或≥11V(HTL电平)。

    • 使用示波器测量编码器信号:

    • 验证限位开关信号:触发时PLC输入点应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(NPN型)或反之(PNP型)。

步骤2:机械结构校准

  1. 丝杠与导轨平行度检测

    • 使用激光干涉仪测量丝杠轴向窜动量(建议≤0.01mm/300mm)。

    • 调整导轨预紧力,确保滑块移动阻力均匀(建议摩擦力波动≤5%)。

  2. 机械挡块定位

    • 将设备移动至机械挡块位置,记录此时编码器计数器值(假设为ENC_COUNT_LIMIT)。

    • 计算理论偏移量:

Δ=丝杠导程×编码器分辨率机械挡块理论位置当前机械位置


(例如:理论位置100mm,当前位置98mm,丝杠导程5mm,编码器分辨率10000PPR,则Δ=400脉冲)

步骤3:电气零点设置与软件配置

  1. 回零模式选择

    • 增量式编码器:采用“挡块+Z相”模式,流程如下:

    • 绝对式编码器:直接读取电池备份的绝对位置值,与机械原点偏差通过软件补偿。

    1. 电机以低速(如10r/min)向机械挡块移动。

    2. 触发限位开关后,反向移动一定距离(如2mm)以脱离挡块。

    3. 继续反向移动至Z相脉冲触发,此时编码器清零并记录机械原点。

  2. 伺服驱动器参数配置

    • 关键参数示例(以松下A5系列为例):


      参数编号参数名称设置值说明
      Pr0.00控制模式位置控制(0)确保驱动器工作在位置模式
      Pr0.07电子齿轮比分子10000匹配编码器分辨率
      Pr0.08电子齿轮比分母1确保位置指令单位为脉冲
      Pr5.04原点回归速度100rpm回零时电机转速
      Pr5.05爬行速度10rpm接近Z相时的低速
      Pr5.06原点回归方向正向(0)或反向(1)根据机械结构选择


  3. PLC程序逻辑编写

    • 回零状态机示例(以西门子S7-1200为例):

      ladder


      // 状态0:初始状态

      Network 1:

      A     "Start_Homing"      // 启动回零

      =     "State" := 1         // 切换到状态1



      // 状态1:快速移动至挡块

      Network 2:

      A     "State" := 1

      AN    "Limit_Switch"      // 等待限位开关触发

      JCN   "State" := 2         // 触发后切换到状态2

      S     "Motor_Direction" := 1 // 正向移动

      R     "Homing_Done"       // 复位完成标志



      // 状态2:反向脱离挡块并寻找Z相

      Network 3:

      A     "State" := 2

      A     "Limit_Switch"      // 确认挡块已触发

      S     "Motor_Direction" := 0 // 反向移动

      =     "State" := 3         // 切换到状态3



      // 状态3:等待Z相脉冲并清零编码器

      Network 4:

      A     "State" := 3

      A     "Encoder_Z_Phase"   // 等待Z相触发

      R     "Encoder_Counter"   // 清零编码器计数器

      =     "Homing_Done" := 1   // 设置完成标志

      =     "State" := 0         // 返回初始状态

步骤4:验证与优化

  1. 精度验证

    • 使用千分表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回零后的实际位置,与理论值对比:

误差=实际位置理论位置允许公差


(例如:允许公差±0.01mm)

2. 重复性测试

  • 连续进行10次回零操作,计算位置偏差的标准差:

σ=N11i=1N(xixˉ)20.005mm


(其中N=10,x_i为每次回零后的位置偏差)

3. 动态性能优化

  • 调整伺服驱动器的位置环增益(Pr0.12)和速度环积分时间(Pr0.13),以抑制回零过程中的振荡:

    • 增益过高可能导致振荡,建议从100Hz开始逐步增加,每增加10Hz测试一次稳定性。

    • 积分时间过短会导致超调,建议初始值设为5ms,根据响应曲线调整。

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
  1. 机械结构刚性

    • 确保丝杠支撑座刚度≥50N/μm,避免回零过程中因变形导致位置偏移。

  2. 电气噪声抑制

    • 编码器信号线使用双绞屏蔽电缆,屏蔽层单端接地,接地电阻≤4Ω。

  3. 软件冗余设计

    • 在PLC程序中添加回零超时保护(如30秒未完成则报错),避免机械卡死导致设备损坏。

  4. 环境适应性

    • 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(如-10℃~50℃),需定期校准编码器热膨胀系数(通常为12ppm/℃),或选用带温度补偿的绝对式编码器。

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示例

场景1:CNC机床Z轴回零

  • 问题:刀具回零后实际位置偏差0.1mm,导致加工深度超差。

  • 解决

    1. 检查发现丝杠预紧螺母松动,重新锁紧后偏差缩小至0.02mm。

    2. 调整伺服驱动器Pr0.12(位置环增益)从80Hz提高至120Hz,偏差进一步降低至0.005mm。

    3. 增加回零后的二次验证步骤:刀具下降10mm后再次回零,确认位置偏差≤0.01mm。

场景2:工业机器人TCP标定

  • 问题:焊接机器人末端焊枪位置偏差导致焊缝偏移。

  • 解决

    • 将焊枪分别指向空间中4个不同方向(X/Y/Z正负方向),记录各点关节角度。

    • 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TCP坐标:

    1. 使用4点法标定TCP:

TCP=(i=14θi2i=14θixi,i=14θi2i=14θiyi,i=14θi2i=14θizi)

  1. 标定后进行圆弧插补测试,实际轨迹与理论轨迹偏差≤0.2mm。


五、总结

电气零点与机械原点的重合调试需通过硬件校准、软件配置、机械调整三方面协同完成,关键在于:

  1. 硬件层面:确保传感器信号质量与机械结构精度。

  2. 软件层面:选择合适的回零模式并优化控制参数。

  3. 验证层面:通过多维度测试确保精度与重复性。

实际调试中需结合设备特性(如负载惯量、运行速度)进行参数微调,并建立定期校准机制(如每季度一次)以应对机械磨损或环境变化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20143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