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士林变频器|士林变频器(中国)服务商    

士林变频器、士林电机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姚经理
  • 电话:18520143666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自动接线!
新闻中心
自动接线!
发布时间:2025-09-10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自动接线(自动化导线连接)是工业生产中实现导线、端子、连接器等自动装配的技术,广泛应用于汽车线束、家电布线、电气控制柜等领域,能大幅提升接线效率和一致性。以下是自动接线的核心技术、设备类型及实现流程:

一、自动接线的核心技术环节

自动接线需完成从 “导线处理” 到 “最终连接” 的全流程自动化,关键环节包括:


  1. 导线预处理

    • 裁切:按设定长度切断导线(精度可达 ±0.5mm),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刀片,配合张力控制避免导线拉伸。

    • 剥线:去除导线两端绝缘层,分 “半剥”(保留部分绝缘层用于固定)和 “全剥”(完全裸露导体),通过旋转刀片或激光剥线(适合细线或高温导线)实现,避免损伤铜芯。

    • 捻线 / 搪锡:多股导线剥线后需捻紧(防止散丝),或蘸锡处理(增强导电性和焊接可靠性)。

  2. 端子压接

    • 将导线导体与端子(如插针、冷压端子)通过机械压力压接,形成电连接。核心是压接模具的精度(确保压力均匀,符合 UL/IPC 标准),压接后需通过视觉检测或拉力测试(通常≥5N)验证质量。

    • 端子供料多采用振动盘或料带式自动送料,确保端子姿态正确。

  3. 插头 / 插座装配

    • 将压接好端子的导线插入连接器外壳(如 PCB 针座、汽车连接器),需精确对位(误差≤0.1mm),通常通过视觉定位 + 机器人 / 伺服轴驱动完成。

    • 部分场景需实现 “自动穿胶塞”(导线穿过防水胶塞),需控制胶塞与导线的过盈配合。

  4. 线束捆扎与固定

    • 多根导线组成线束后,通过自动扎带机捆扎(间距均匀),或缠绕胶带(防磨损),部分高端设备可实现分支线的自动成型(按 3D 路径排列)。

二、典型自动接线设备类型

根据应用场景不同,设备可分为专用机型和柔性生产线:


  1. 单功能自动化设备

    • 自动剥线压接机:集成剥线和端子压接功能,适合批量处理单一规格导线(如电子线、电源线),效率可达 3000~5000 根 / 小时。

    • 自动插端机:将预压接端子的导线插入连接器,配备视觉系统识别插座孔位,适合汽车连接器、家电插头等。

    • 自动绕线扎线机:完成导线绕圈、整理、扎带捆扎,用于电机引线、变压器接线等。

  2. 柔性接线生产线(多工位联动)

    • 由多台专用设备通过传送带 / 机械臂衔接,实现 “放线→裁切→剥线→压接→插端→检测” 全流程自动化,可通过 PLC 或 MES 系统切换生产配方(适应不同导线 / 端子规格)。

    • 典型配置:放线架(张力控制)→ 裁切剥线单元 → 端子压接单元 → 视觉检测单元 → 机器人插端单元 → 成品收纳。

三、自动接线的控制逻辑(PLC 程序框架)

以 “剥线 - 压接 - 插端” 三工位生产线为例,核心控制流程如下:


  1. 主流程控制

    ladder

  2. // 启动信号触发后,初始化各工位
    LD    启动按钮(I0.0)
    EU
    SET   运行标志(M0.0)
    RST   报警标志(M0.1)
    
    // 工位联动:前一工位完成后触发下一工位
    LD    剥线完成信号(I1.0)
    EU
    SET   压接启动(M1.0)
    
    LD    压接完成信号(I2.0)
    EU
    SET   插端启动(M2.0)
    
    LD    插端完成信号(I3.0)
    EU
    RST   运行标志(M0.0)
    SET   成品计数(C0)  // 计数+1


  3. 关键参数调节
    通过 HMI 设置导线长度、剥线长度、压接力等参数,存储在 PLC 数据块中:

    stl

  4. // 读取HMI设置的剥线长度(单位:mm)
    LD     M0.0
    MOVW   HMI_剥线长度(VW100), 剥线长度设定(VW200)
    
    // 压接力根据导线规格自动切换(通过查表)
    LD     M0.0
    LDW=   导线规格(VW102), 0  // 0=0.5mm²导线
    MOVW   500, 压接力设定(VW202)  // 压接力500N


  5. 质量检测与异常处理
    集成视觉检测(端子压接外观)和拉力传感器信号,异常时停机报警:

    ladder


  1. LD    压接视觉NG信号(I2.1)
    OR    拉力不足信号(I2.2)
    SET   报警标志(M0.1)
    RST   运行标志(M0.0)
    =     报警灯(Q0.0)


四、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

  1. 导线兼容性:不同材质(铜、铝)、线径(0.05~10mm²)、绝缘层(PVC、特氟龙)需匹配不同剥线工具(刀片材质、激光功率)。

  2. 高精度定位:插端时导线与插座孔位的对位误差需≤0.1mm,通常采用 “视觉 + 伺服轴” 闭环控制,动态补偿位置偏差。

  3. 柔性化切换: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,需快速更换模具(端子压接模、剥线刀),并通过配方管理调用参数(减少换型时间)。

五、应用场景与优势

  • 适用领域:汽车线束(如发动机舱线束)、消费电子(如手机充电线)、工业控制柜(端子排接线)、新能源(电池引线连接)等。

  • 核心优势

    • 效率:是人工接线的 5~10 倍(单班产量可达数万根);

    • 质量:压接拉力、剥线长度等参数一致性高(不良率可控制在 0.1% 以下);

    • 成本:长期减少人工成本,尤其适合劳动密集型接线场景。


自动接线技术的核心是 “机械精度 + 自动化控制” 的结合,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导线规格、产量需求选择设备类型,并通过程序优化提升切换灵活性和检测可靠性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20143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