框架断路器和塑壳断路器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,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:
一、外观与尺寸
框架断路器:体积较大,通常用于大型电气系统。
塑壳断路器:体积相对较小,结构紧凑,更适合于小型或中型电气系统。
二、功能特点
框架断路器:
具有测量、辅助和保护等多种功能,检测电路的能力更加灵敏。
额定电流范围大(400A~6300A),通常用作主开关。
具有短延时功能,可以满足电路的选择性保护要求。
智能型框架断路器内置单片机,具有显示、报警、自检和通信功能,可与工控机组成监控系统。
塑壳断路器:
有几种不同的断路方式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保护种类,选择性较高。
额定电流范围较小(10A~800A),通常用作支路开关。
大多没有短延时功能,无法满足电路的选择性保护要求。
具有过载长延时、短路瞬动的二段保护功能,还可以与漏电器、测量、电操等模块单元配合使用。
三、应用场合
框架断路器:
主要用于发电厂、变电站等电力系统中作为接受和分配电能之用。
也适用于要求频繁操作且不允许停电的场所,如石化工业中的石油精炼厂和化工厂等。
塑壳断路器:
常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进出线、电动机保护等场合。
用于在配电线路中线路和设备发生过载、短路、欠压时,对线路和设备提供保护。
也可对电动机的不频繁启动提供过载、短路、欠压保护。
四、结构形式与安装方式
框架断路器:
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和可移开式两种。
固定式框架一般由绝缘材料制成封闭外壳及安装附件构成。
可移开式框架具有多种灭弧室结构型式供选择使用,方便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。
塑壳断路器:
所有零件都密封于外壳中,辅助触点、欠电压脱扣器以及分励脱扣器等多采用模块化设计。
结构非常紧凑,基本无法检修,大多采用手动操作,大容量可选择电动分合。
五、价格与维护
框架断路器:由于功能强大、容量大、极限分断能力高,价格通常较高。
塑壳断路器:结构相对简单,价格相对较低。
在维护方面,框架断路器由于结构复杂,维护成本较高;而塑壳断路器则相对容易维护。
综上所述,框架断路器和塑壳断路器在外观与尺寸、功能特点、应用场合、结构形式与安装方式以及价格与维护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别。在选择使用时,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。